来源:欧宝体育高清直播 发布时间:2025-05-12 10:18:41
结肠癌造口手术虽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,但术后造口护理成为患者需长期面对的重要问题。良好的皮肤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的方法,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品质,减轻心理负担,促进术后康复。
1. 清洁方法:术后初期,应使用温水和柔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。避开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,如含酒精或香料的产品,因其可能破坏皮肤的天然油脂层,导致皮肤干燥、瘙痒甚至破损。例如,可选用温和的无刺激性沐浴露,稀释后轻轻擦拭,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,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或自然晾干,切勿用力擦拭,防止损伤皮肤。
2. 皮肤保护剂的使用:清洁干燥后,需涂抹皮肤保护剂。常见的有造口护肤粉、皮肤保护膜等。造口护肤粉能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和分泌物,保持皮肤干爽,同时为皮肤提供一层保护屏障,减轻排泄物对皮肤的直接刺激。使用时,将适量护肤粉均匀撒在造口周围皮肤上,厚度约为 1 - 2 毫米,然后轻轻抹去多余粉末。皮肤保护膜则可在皮肤表明产生一层透明、透气的薄膜,进一步隔离排泄物与皮肤。可采用喷雾式或涂抹式,待其干燥后形成保护膜。如患者皮肤较为敏感,可增加涂抹层数,增强保护效果。
1. 造口袋类型:根据造口形状、大小以及患者的生活小习惯和经济情况选择正真适合的造口袋。一件式造口袋简单易操作,价格相比来说较低,适合刚做完手术或手部灵活性较差的患者;两件式造口袋可将底盘与便袋分离,便于更换便袋,底盘粘贴牢固,能使用较长时间,适合生活较为活跃的患者。此外,还有针对不一样排泄物性状的造口袋,如针对腹泻患者设计的具有比较强吸收能力的造口袋,以及针对回肠造口排泄物较稀薄特点的特殊造口袋等。
2. 更换频率与方法:造口袋的更换频率取决于多种因素,如排泄物的量、性状、造口袋的容量以及底盘的粘贴情况等。一般来说,早期术后可每天更换一次,待患者情况稳定、造口规律后,可适当延长更换时间,如 2 - 3 天更换一次。更换时,应先轻轻揭下旧造口袋,注意动作要缓慢、轻柔,避免损伤皮肤。若底盘粘贴较紧,可先用温水浸湿或使用专用的造口底盘去除剂,使其更容易剥离。然后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,按照上述方法涂抹皮肤保护剂,待干燥后测量造口大小,裁剪合适的底盘,将底盘中心孔对准造口,由下向上、由内向外均匀按压,使其紧密粘贴在皮肤上,最后安装便袋。
1. 刺激性皮炎: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主要由于排泄物长时间接触皮肤,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反应。预防的方法除了上述的皮肤清洁、保护剂使用和正确选择更换造口袋外,还应注意仔细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发红、瘙痒、皮疹等早期症状。一经发现,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,如增加皮肤保护剂的使用次数、缩短造口袋更换时间等。若皮炎症状较严重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药物,如糖皮质激素软膏,但需注意避开药物接触造口黏膜。
2. 造口旁疝:多因腹压增高导致,如患者术后咳嗽、便秘、提重物等。预防方面,应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,保持大便通畅,可通过饮食调整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如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,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。对于慢性咳嗽患者,应积极治疗原发病,控制咳嗽症状。同时,可使用造口腹带,给予腹部一定的支撑,减轻腹部压力对造口的影响,但需注意腹带的松紧度要适宜,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过松起不到支撑作用。
3. 造口狭窄:常因造口周围瘢痕组织增生引起。为预防造口狭窄,术后早期即可开始做造口扩张。一般在术后 1 - 2 周,当造口黏膜水肿基本消退后,可戴手套用食指蘸取适量润滑剂,轻轻插入造口,深度约 2 - 3 厘米,停留 3 - 5 分钟,每天 1 - 2 次。跟着时间推移,可逐渐增加插入深度和扩张时间,但需注意动作要轻柔,避免损伤造口黏膜。若发现造口有逐渐变窄的趋势,应及时告知医生,必要时可进行手术修复。
4. 感染: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。同时,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交叉感染。若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、疼痛加剧、发热、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,应及时就医,医生会根据感染情况做局部清创、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。
结肠癌造口患者的皮肤护理与并发症预防需要患者、家属及医护人员一起努力。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积极的预防的方法,能够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使患者更好地适应造口生活,提高生活品质,重拾生活信心。(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 肛肠科 崔爽)